福建发布暴雨预警Ⅳ级 多条河流将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9、腐败不止 近来,牵涉腐败的落马官员应接不暇,而以目前中央政府的查处力度来看,腐败彻查风暴进入深水区,且毫无停止迹象。
尤其是TISA(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加速推进。例如,大多数TISA谈判参与方在金融、证券、法律服务等领域已没有外资持股比例或经营范围限制。
充分挖掘市场需求容量,推动全球高级要素向中国集聚 从趋势上看,中国第一波全球化红利将趋于结束,而第二波全球化红利正在展开。鉴于此,国家加速推动上海自贸区建设显然更具全球化视角。最后,按照十二五规划延长产业链,提高增值含量的要求,在促进内外资加工贸易协调发展的同时,加强加工贸易产业分类评估,明确细化禁止、限制类产业目录建立准入退出机制,通过财税、金融、品牌认证等手段加大引导力度,积极培育核心竞争力。此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和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措施的实施为提高外资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政策支撑,区域差异和多层次劳动力继续为多类型外商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上海自贸区除了在财税、金融、贸易便利化政策之外,应在全球主要出口市场设立相应的贸易促进机构,为企业搭建国际贸易网络提供综合性服务平台和境外贸易合作区建设。
一方面,中国正在准备积极参与到全球自贸区谈判中来,并推动中国全方位的自贸区战略,保障中国全球化利益。截止到2012年9月底,上海已累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393家,成为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的城市,无疑,上海自贸区将肩负着如何进一步吸引全球高级要素向中国集聚的洼地角色。但是这些选择都是很差的选择,不是吗?就算他们走运能够通过后两个选项完 成中学学业,他们在高考的时候也必须回到农村去,可是很多孩子可能从来没有在那些农村生活过。
我们发现在2009年的时候,人们对贫富之间的差距的解读是非 常正面的,他们认为一些人富裕,更多的是因为能力、勤奋等品质。这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 说,可能是个好消息。在美国,我想没有多少人仇恨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或者 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怀默霆曾于2007年至2008年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代理主任。
我们也有相关问题是衡量人们对政府在减少贫富差距方面的态度,在这方面,人们的态度变得更 加批评性了,人们认为政府应该做更多的工作,比如为失业的人提供工作,为教育提供更多的资助等。当一个社会变得更加多元、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的时候,出现这种怀旧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哈佛大学社会学系讲座教授怀默霆(Martin King Whyte)早在十多年前便决定对中国人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进行大样本、长时段研究。怀默霆说,这类指标对于衡量人们对社会贫富差距的心态极为重要,因为在更多情况下,人们往往是 将自己的情况与过去或者周边的人做对比。到了2009年,将近有90%的人都有了公共医疗保险了。
这个比例高于2004年时候的63%。我觉得和谐社会这样的口号恰恰提高了人们对于政府的期望,他们希望政府提供更加公正的发展,但这并不代表要劫富济贫,而是要提升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所以我觉得现在中国的情况并不是说富人更富,穷人更穷,而是穷人变富,而富人则富得更快。阿尔伯特·赫希曼并没有说,我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判断。
这些都会打击人们的雄心壮志和动力,而这些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比如说官僚们控制了几乎所有的资源,掌握有太大的权力决定如何分配资源,而这种分配往往并不是公平公正的。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那个时代的贫富差距问题呢? 答:当然有一些社会群体在怀念毛的时代,现在俄罗斯还有人在怀念斯大林呢。很多人认为都是在提高的。
而在现实中也是这样的,他们极大提高了农村医疗保 险的覆盖面,这个过程并没有对既得利益集团有任何的冲击。还有其他比如农业税负的减免等等,也就是说这个故事 还是有积极的一面的。但是美国人对于金融业那些大亨们的致富越来越不满,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金融业的人们通过不道德甚至是不合法的手段 获取财富,尽管他们可能远没有比尔·盖茨富裕。比如说你看看当下中国的各种社会抗争,几乎很少是因为一些人过于富裕或者一些人过于贫穷,而是因为一些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是程序本身出了问题。这几年有一些城市开始接收这些农民工子女,但是根据一些学者 的研究发现,这些学校通过不同的教室将他们和普通的城市里的小孩子隔离开。他们认为给予任何个人挑战权威的能力和可能,都是整个政治体制崩溃的开始。
相较于美国和其他国家,无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匈牙利等转型国家,中国人仍然更加乐观。问:你第一个统计是在2004年做的,已经快有10年了,你觉得到了现在最大的改变会是什么? 答:其实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就有一个类似的统计了。
在我们2009年的统计中,我发现很多中国人仍然认为较之于五年前,他们的生活是在变好,所以这个效应至少在2009年的统计中是没有出现的。从我的研究中我觉得,总体上来说中国人并不对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表示愤恨, 相反,他们欢迎这个差距。
而经过统计学处理之后的数据比较也显示,中国人对于贫富差距的态度在2009年也并没有比在2004年的时候更加 负面。个人的雄心壮志 和提升家庭生活水平的梦想,这些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也导致了一些贫富不均,但是出身底层的人可以变得富裕,一些富裕的家庭也可能衰败,这让这个社会变得更 加有竞争力。
我觉得这种对贫富不均的容忍在中国历史上是有根源的。我曾经参加过一个研讨会,著名社会学家罗纳多·多尔(Ronald Dore)在听说了毛时代中国工厂里面的顶替制度(即父母退休之后,子女可以接替其岗位)之后,非常吃惊地反问:这是社会主义吗?所以,毛时代的 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不平等的社会,只不过这种不平等并不表现为人们有多少钱可以花。无论是与美日等发达国家,还是与苏东转型国家相比,中国人在这一问题上都更加乐观,对于市场经济也更加充满信心。比如如果你在毛的时代出生在农村,你想通过到城里面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的可能性是非常渺茫的。
现在有很多人对中国前一届的胡温政府有很多批评,认为他们没有能够成功解决中国的诸多问 题,和谐社会也没有带来多大的变化,基尼系数仍然在提高。因为一般来说,一个社会考虑的是如何提升这个社会里成员的生活品质,比如如何通过社会再分配提升穷人的生活水平。
不过中国人开始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期待,认为政府应该在社会公平公正这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怀默霆的第一项初始研究于2000年开始,对当时居住在北京的757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
你努力工作,就会 得到好的生活。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这个问题,也许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没有这段历史记忆了,他们会更多地用自己五到十年前的生活水平,以及他们周边人的生活水平作比较。
我们在调查中问了这个问题,认为其他人如果能够致富也有助于自己致富的回应者比那些持相反 意见的人,即认为其他人致富减少了自己致富的可能的人多出四倍。这是不是也说明这种负面历史遗产的作用也会逐渐消失? 答:说得好。首先,并不是说农民工,或者农民,或者大学毕业生,或者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们会对中国的不平等有特别的不满或者愤怒。来源: 纽约时报中文网(欧阳斌) 进入专题: 贫富差距 。
但是我觉得这个并不重要,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基尼系数是干什么用的。很多中国人在经历了毛时代的社会主义,也经历了市场经济之后发现市场竞争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公平。
现在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中国的机会平等问题。11月12日 发布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也再次强调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
而这本书恰恰也是研究美国的意大利人贫民区社会结构的。他们更关心的是和自己身边的人相比,和自己以前的生活相比,现在的生活变得怎么样了。